消息
×
loading..
今天是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
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1所示出土文物中所载西周时期诸侯的册命金文。这些金文内容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
表1
A
天子高度集权
B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C
契约精神萌发
D
宗法血缘关系强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西周在册封诸侯时,强调诸侯一定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这体现出分封体制下等级秩序的森严,故选B项;天子在当时并未拥有至尊权威,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契约精神开始萌发的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周王与诸侯存在血缘关系,故得不出宗法血缘关系强化的结论,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八省八校高三联考二·1)传统观点认为,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在其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有盆、豆、罐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2024·广东佛山禅城区二模·13)近代早期英国医生和作家越来越关注食物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撰写了大量健康饮食指南小册子,为人们的饮食健康建言献策,这一现象( )
19世纪80年代,中国一批开明人士强调“泰西富强之道,在有议院以通上下之情,而他皆所末”,同时又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凡事虽有上下议院议定,仍奏其君裁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2024·山东德州三模·4)图2所示为明朝某学者笔记摘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图2
(2024·山东青岛三模·3)唐朝士人存在“觅举”的风气。时人薛登批评说:“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举”反映了当时( )
针对清末新政,有学者指出“清廷已陷于一个诡论性的微妙处境:不改革则不能解决问题,而要推行新政就需要花钱;且多一项改革举措,就增进一步经费的窘迫,直至破产。”这反映了清末( )
(2024·山东临沂高三上期末·13)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强调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4月21日,党的彼得格勒委员会否决了列宁的这一报告提纲。5月12日,党的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列宁提出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这反映了此时俄国
1936年罗斯福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据此说明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有助于
(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1)在湖南高庙遗址的一处夫妻并穴墓内,存放有祭祀用品玉钺、贵族妇女装饰用品玉璜、玉玦等精美玉器,应属部落首领夫妻墓。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2024·福建三明三模·12)中世纪欧洲城市大多都有城墙、塔楼、城门等防御工事。图2为地中海地区佛罗伦萨城市防御工事图。该图从侧面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2024·广东湛江二模·1)图1所示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日用陶器。这些陶器可用来说明二里头文化( )图1
2.
(2019·海南高考·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3.
(2024·浙江高考·22)以茶观史,溯往知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从17世纪后期开始,茶叶成为汉口商业贸易的龙头。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俄商获准来华贸易。于是,晋商在福建武夷山和两湖地区购买大批茶叶,经水路至汉口集散,再向北经水陆运输至张家口,再由张家口的“外商”运至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从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茶道”。在恰克图贸易开始之际,参与茶叶贸易的华商以晋商和蒙商为主,后来则几乎完全由晋商垄断。晋商在关内的大本营张家口,在明代原属贫瘠荒凉之地,物资稀缺,人烟稀少,但到19世纪时已经成为商贸聚集的重镇。——摘编自刘再起《晋商与万里茶道》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茶叶市场完全依赖中国的局面结束了。1887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被印度超过,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动。到90年代,福州、皖南等茶叶产地依托民间力量,相继引进茶叶制造机器,形成了一个建立制茶工场的小高潮。与此同时,较具规模的茶叶改良公司也开始出现。1897年,中国最早的农业科技杂志《农学》创刊。在最初两年里,该刊有关茶叶的奏折文札、茶事报道和国外科技,占据了最大篇幅。即使当时中国业茶者和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危机,甚至采取了某种措施,也不可能阻止茶叶外贸的减少趋势,因为这根本不是措施是否得力的问题,而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摘编自李长莉等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材料三二战后,世界茶叶消费市场呈现多极发展的趋势。随着西欧国家的实力开始削弱,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相应地,印度、斯里兰卡茶叶出口一统天下的局面和英国进口大国的地位均发生了动摇。随之而起的是亚非地区的肯尼亚、越南、印尼、乌干达等国的茶业崛起,并成为新兴的茶叶消费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复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茶叶生产量超过印度,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的产茶国。目前,中国茶叶内销市场旺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基本保持世界前三的位置。此外,俄罗斯和美国成为新兴的茶叶进口大国。——据盛敏《千年脉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前中期汉口在茶叶对外贸易中的角色,并概括这一时期汉口茶叶贸易的主要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90年代中国在挽救茶业危机方面的新举措。结合所学,揭示19世纪后期中国茶业危机的根源。(6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二战后世界茶叶消费市场“多极发展”的成因。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你对18世纪以来中国茶业兴衰史的认识。(7分)
4.
“自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从无居之者。及洪杨之发难也,赛尚阿、琦善皆以大学士为钦差大臣,率八旗精兵以远征,迁延失机,令敌坐大,至是始知旗兵之不可用,而委任汉人之机,乃发于是矣。”材料旨在说明晚清时期( )
5.
(2023··6)清末,维新派一边倒地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大农”,使“私人资本增殖”;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社会精英人士对西方“大农”和中国“小农”的比较明显增多,所持观点也由一元转向多元。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4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8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01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6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