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A
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
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
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
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近代中国有两次国共合作,一为国民大革命时期,二为全面抗战时期,打倒军阀为国民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故A项错误;反抗外来侵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故B项错误;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抗战期间反侵略是合作基础,都是为了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故C项正确;国民党要求建立一党专制的资产阶级政权,共产党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目标不同,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8·广东梅州一模·26)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形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10)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2019·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33)据丹宁《法律的界碑》记载,公元1606年英国商人约翰·贝特在缴纳了正常的议会税后,国王却下令额外征收5先令的葡萄干进口税,贝特以与“制定法相抵触”为由反对并向理财法院起诉国王,案件以贝特败诉告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英国
(2025·贵州贵阳摸底考试·12)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认可法律至上、王在法下及要征税先开会等原则。但“大宪章”在此后几百年的斗争中经历了40多次重新签署,直到《权利法案》的颁布才真正实现“大宪章”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 )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如无族亲时,由宗亲继承”。这一规定
如下图,1913年的《申报》,无论是广告还是时政文章,多以“自由”为题。这反映了当时( )
(2024·河北唐山一模·1)起源于距今约7000年前的卯榫结构是中国木质古建筑常用的结构,其特点是在木构件上采用凹凸连接方式加固物件,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下列最有可能较早大量运用卯榫结构的遗址是( )
1404年,有大理寺官员上奏:“市民以小秤交易者,请论违制律。”皇帝询问得知这一禁令尚未“榜谕于市”,于是说道:“官府虽有令,民固未悉知之……不令而刑之,不仁。其释之。”据此可知,当时( )
(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18)蔡元培在谈到北京大学学术研究的理念时说:“对于学说……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该理念( )
明嘉靖年间,世宗为达到“虽燕居,宜辨等威”的目的,接受阁臣张璁的建议,推出了燕弁服,寓“深宫独处,以燕安为戒”之意。据此可知,明燕弁服( )
热门试题
1.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4)朝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之分。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朝议制度
2.
(2024·四川绵阳二模·9)对于被征服地区,罗马所使用的治理模式是建立行省。公元4世纪初期,罗马行省急剧增加,各位君主都不在罗马居住,而是把自己的所在地移至米兰、君士坦丁堡等地,罗马已经失去了世界帝国政治中心的地位。这反映出,当时罗马帝国
3.
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4.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既从西方文明中看到了新希望,又注意到了西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道德伦理沦丧问题。他们力主中西调和,在西方科学、物质文明和东方伦理、精神文明之间寻求平衡。这一主张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5.
(2019·吉林省·7)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下图呈现内容相关的文化成就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