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8)图3为1952—2010年中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及GDP增长率的统计情况(单位:%)对图中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图3
A
计划经济体制取得长远的实效
B
工业化始终是经济增长主动力
C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增长
D
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低迷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信息1952—2010年中国的第一产业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在曲折发展中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明显上升,GDP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可知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助推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计划经济的成效是短期内呈现出的,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排除B项;“持续低迷”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图1为某一时期开辟的国际运输线,该航线是当时国际上最繁忙的航线。该航线的开辟( )
(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20)某国际会议作出了以下决议:1、成立联合国代替国际联盟。2、苏联可得到波兰东部一些土地作为报酬。3、通过了在1944年5月1日以前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4、苏联承诺,在对德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但要求以获得整个库页岛为回报。该国际会议召开地位于下图中
表1为唐代关于科举进士科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表1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5)17世纪之前,中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周边国家是依附于中国的“寄生物”。但之后,部分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中国也不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另外的文明国度也可能将中国看成是“四夷”。据此可知,当时( )
(2020·山西三模·28)“民权”与“民主”这两个词均为舶来品,同源于一个词,意为“人民的权力”。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家王韬等人,均倡民权而反民主,认为“民主之制,犯上作乱之滥觞也”。这反映出当时
(2019·四川绵阳三模·28)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论,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论,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2023·四川成都一模·4)宋代文人笔记中大量记载了当时“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表明宋代
(2019·湖北武汉四月调研测试·29)1895年,康有为曾记载道:入江宁居二十余日,说张香涛(张之洞字香涛)开强学会。……香涛不信孔子改制,频劝勿信此学,必供养。……吾告以“孔子改制大道也,岂为一两江总督供养易之哉?”这反映出
(2024·天津河东区一模·1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资本避开了对劳动征税很重或劳动受到严密保护的西方福利国家,而选择了征税较少并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造成西方国家产业空洞化。这反映了( )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界线不断变迁。如图所示的农牧交错带,大致由雁门关经今寄岚、河曲,西渡黄河至无定河谷地,循横山、陇山一线,沿青藏高原的东缘南下。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
热门试题
1.
(2019·河南六市一模·34)《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
2.
斯巴达起义:BC____
3.
下图是196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编并出版的《文字改革》第12期封面。文字改革在当时有利于( )
4.
有史家认为:唐宋变革,是指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的全面改变。这样的改变,在我国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四次:一是殷周之际;二是春秋战国;三是唐宋之际;四是晚清民国。以下关于这四个时期的改变,对应正确的有( )①殷周之际——封建制邦国统一为郡县制帝国②春秋战国——农业家庭式劳作取代农夫集体耕作③唐宋之际——士庶阶层之别明显到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④晚清民国——君主专制集权体制逐渐向民主宪政体制过渡
5.
宋代风俗画繁荣,以描绘普通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为主题,以工笔写实为特点。很多士大夫画家绘制了大量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货郎图》等。宋代士大夫阶层绘制风俗画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