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史家认为:唐宋变革,是指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的全面改变。这样的改变,在我国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四次:一是殷周之际;二是春秋战国;三是唐宋之际;四是晚清民国。以下关于这四个时期的改变,对应正确的有( )
①殷周之际——封建制邦国统一为郡县制帝国
②春秋战国——农业家庭式劳作取代农夫集体耕作
③唐宋之际——士庶阶层之别明显到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④晚清民国——君主专制集权体制逐渐向民主宪政体制过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在全国推广,故①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个体劳动取代了集体劳动,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土地国有制,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随之出现了,故②正确;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完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传统士庶阶层之别逐渐淡化,故③正确;晚清民国时期,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起共和政体,加速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8)1925年11月,毛泽东在其执笔的《反奉战争宣传提纲》中指出,广东革命根据地已经巩固,国民政府应积极准备实力。1926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指出“现时政局,是中国革命发展中非常紧急时期”,“是国民革命的生死关头”。为此,中共
(2024·江西宜春二模·10)1980年底,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我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第10101号)(如图)。到1992年,我国城乡个体户超过1416万户。这一发展得益于( )
(2025·云南楚雄联考·12)西欧中世纪,多数城市是在封建领地上兴起的。常常受到封建领主的控制和盘剥。后来,不少城市通过各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与此同时,城市逐渐成了逃亡农奴的庇护所。由此可见( )
(2019·海南高考模拟·11)1937年《国民政府令》宣布,陈独秀“爱国情殷,深自悔悟,似宜宥其既往,借策将来。故依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68条,将其有期徒刑8年减为3年”。已入狱3年的前中共领袖因此获释。这件事
《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由此可以看出
(2021·广东汕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15)1917~1920年,苏俄的国家粮食采购量迅速增长,1918年采购量为3000万普特,到1920年增长到2.6亿普特。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苏俄
(2018·江西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32)十八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魁奈曾说:“在所有商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这说明魁奈
(2023·江苏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13)15~16世纪之交,本想探寻通往东方航线的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下方新路线的简介表可以用于证明西欧的探险
(2019·四川雅安三模·28)1862年,清朝决定以“黄色龙旗”为“中国官船”之旗帜,黄龙旗的使用基本上限于船籍表示或外交仪式。这表明清政府
(2024·浙江台州二模·21)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水神伊亚要用洪水灭世的故事,被后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版本的诺亚方舟。大部分观点认为《吉尔伽美什》中洪水章节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民族关于洪水的记载有关,甚至认为《圣经》中关于大洪水的部分是从《吉尔伽美什》史诗的记载演变而来的,就证明了圣经抄袭了早期的说法。持否认态度的学者认为,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许多洪水故事,但事实细节可能会随着时间流传而改变,从而出现不同的解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19·四川宜宾三模·34)1953年—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苏联
2.
(2023·山东济南一模·10)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但新中国领导人却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这一决定
3.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4.
(2023··2)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地区(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正式归入汉朝的版图,设立酒泉郡;元狩三年,向西北边地包括河西迁移山东(太行山以东诸地)水灾灾民70万人。上述措施意在
5.
(2023·山东日照二模·1)春秋时期,因贵族之间政治斗争导致的逃离本国远走异乡的“出奔”成为普遍现象。春秋前期出奔者多为王室和公室成员,基本是因为“庶孽之乱”;中期,因卿大夫间的斗争和倾轧导致的出奔骤然剧增;后期,士阶层开始出现在出奔队伍中。这表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