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广东江一模·4)唐末杨绾认为因儒道不举,士人一味追求做官,礼义道德沦丧,才造成了安史的反叛和战乱的延伸。穆宗时,仍有“兵兴以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趋之以刑”的说法。这说明当时( )
A
功利主义盛行导致社会失序
B
礼法结合的治理传统被废弃
C
重建儒学信仰已成现实所需
D
佛道兴盛改变儒学正统地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礼义道德沦丧......‘导之以德’”可知,唐末以来,士大夫认为儒学没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提倡重振儒学,导之以德,重建社会秩序,即重建儒学信仰已成现实的需要,故选C项;功利主义的含义是强调个人利益、利己主义,唐末士人认为儒学没落导致社会失序,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而非功利主义,排除A项;据材料“导之以德......趋之以刑”可知,当时依然重视礼法结合,礼法结合的治理传统被废弃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魏晋以来,儒学受到了冲击,但正统地位并未发生改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面是1937年南京《扶轮日报》发表的漫画“互惠的平等观”。该漫画( )
1942年9月,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号召工商业人士组成的西北工业考察团进入西北地区,考察重点在于新工业基地建设。此次考察( )
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图的历史解释最正确的是( )
3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发动了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以下对此次黑人民权运动有推动作用的是
(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5)班固《白虎通德论》提出“三纲六纪”思想,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据此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4)朱元璋规定,地方官吏上任之前,必先拜谒城隍神,向城隍神庄严宣誓:“我等阖府官吏人等,如有上欺朝廷、下枉良善、贪财作弊、蠹政害民者,灵必无私,一体昭报!”这一规定( )
(2024·石家庄三模·2)“头会箕敛”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赋税繁重的成语。史书记载:“吏到其家,人头数数出谷,以箕敛之。”下列赋税制度与其记载最为接近的是( )
中古欧洲城市文学作品《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形象隐喻社会各个阶层。狼代表残暴和愚蠢的贵族、狮子代表正义和权威的国王、骆驼代表邪恶和虚伪的僧侣、各种小型动物代表软弱可欺的下层民众,而主角列那狐则代表机智又狡黠的富有商人。这种文学题材反映出( )
(2025·重庆巴蜀中学月考·5)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公元前156~前87年,汉武帝时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闲成群”。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
热门试题
1.
(2022·湖南湘潭·3)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崔致远等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
2.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3.
达尔文《物种起源》:_____
4.
(2023·海南高三模拟·10)1928年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到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50多万,党员数量增加到一万以上。但党员中工人成分减少,农民数量超过工人同志七倍以上。据此可推知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中国进口商品以鸦片为主,出口商品以茶叶、瓷器等商品为大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棉纺织成品增长,丝茶出口比重下降,其他作为原材料的农副产品出口大量增长。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