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安徽蚌埠一模·
5)
对表
1
解读正确的是
表
1
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A
国家机构日益膨胀
B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行政效率不断下降
D
冗官问题由来已久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表格中西汉官民比例是1:7945,之后逐渐提高,清代达到1:911,说明官员总数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官民比例,非官民关系尖锐,故B项错误;官员人数增加,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材料中看不出办事效率不高,故C项错误;冗官是指官员过剩,材料无反映,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人的自由、人的独立、人的尊严”在15至18世纪逐渐成为西欧社会的共识,但无论葡萄牙、西班牙还是荷兰、英国,却都以野蛮的方式屠杀和奴役殖民地人民,在美洲建立起新型的奴隶制度并以法律为保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0)1948 年由姚绍华编写的《中华本国历史》写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各反侵略国家,至是便都和我缔结同盟,共同对敌作战,使我为解放民族、抵抗侵略的战事,进而和世界大战打成一片,而直接肩负起挽救世界和平,维护人类正义的使命。”在这里,编者意在说明
(2023··4)元代的手工业者被征调以后,便终身服役。明初也专门编制了匠籍,但是明代的工匠在为官府服役的时间之外,还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与元代相比,明代匠作制度
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2018·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34)19世纪最后三十年间,德国煤炭,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工业总产值超越所有的欧洲国家。德国经济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
自秦至唐,政府先后推行授田、占田、均田,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提出“限民田”、“均贫富”、“抑兼并”的主张。这说明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7)近代有学者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这种认知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2)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创制者既有军伍大会、地区大会、平民大会及元老院等立法机构,又有裁判官等长官,还有包括被授予“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在内的诸多法学家。这表明罗马法
(2019·安徽蚌埠三模·33)论及卢梭的思想,学者贝克指出:“无论你是属于左派(哪怕是左翼中的左翼),还是属于右派(哪怕是右翼中的右翼),你都能在卢梭这里找到你的信条。”贝克认为卢梭的思想
热门试题
1.
江淮以及苏杭地区,战国、西汉曾为瘴气重病区,但至隋唐时,瘴气已经完全销声匿迹。秦汉时,人们认为“南方恶地,疾病流行,环境卑湿”;但在唐人观念中,江南地区已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白居易曾说“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2023·陕西安康一模·6)有学者指出,汉唐大一统时期,大漠草原并不是传统华夏族适宜农耕的地区,击败草原游牧民族也只是为了开疆拓土或者维护国家的安全。元朝的建立,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该学者旨在强调
3.
(2016.北京文综.19)“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4.
《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由此可以看出
5.
下图是1912—1928年天津机械制造业新设工厂数示意图。这说明当时天津(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