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浙江台州3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题·6)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
A
提倡节俭思想
B
批判君主专制
C
主张依法治国
D
强调民本思想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导致天下治乱的根源,与提倡节俭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朱熹认为统治者要节用爱民,与批判君主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他们的主张都与依法治国无关,故C项错误;朱熹“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万民之忧乐”,都强调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日照一模·10)以下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据此可知,在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物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等则具有鲜明的古蜀文化特征。这一考古发现证明( )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5)东汉末年,时人对君臣关系有了新的思考,他们认为只有君主之“明”,才有臣下之“忠”。这反映了( )
西汉晁错提出“贵粟”政策,凡是向官府缴纳粟米的百姓,国家根据其所纳粮食的多少,授子其高低不等的爵位或免除其刑罚。文帝接受并实行了这一政策,商人们竞买爵位,国家粮储大增,农民的生活亦有改善。这说明西汉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
1946年中国共产党提供3000余石麦籽给太行山区农民。有群众说(方言):“咱正寻思没有麦籽的困难,八路军就给群众散麦籽,八路军就知道老百姓心里事,不是这一下,麦田就按不上。”“你看这刚打了个反,顽固打的向老百姓要咧,这个是给老百姓咧。”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
元史专家陈高华认为:“元代是继唐、宋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在元代,文化的多数领域都有很好的成就,有些甚至超越了前代。”下列能为其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蒋介石电报中说白崇禧(桂系军阀)通共,令白崇禧非常恼火,于是他在回电中也质问蒋介石,本可以在宁远、道县之间消灭红军,却迟迟不前,想要将红军赶到广西意欲何为?中央军捷报频传,频频通报“剿匪”很多人,但是红军到湘桂边境不下20万,却是为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中世纪早期,教会认为黑暗是撒旦在地球上的邪恶领地,魔鬼拥抱黑夜,与基督的王国为敌。欧洲城市普遍实行宵禁,行会禁止工匠开夜工。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16世纪,赌博、跳舞等晚间娱乐活动已是宫廷贵族日常生活。17世纪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夜晚生活。进入19世纪,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灯,灯火辉煌,是巴黎最大的购物场所。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据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材料二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采用8小时工作制的行业和企业,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两班制或三班制劳动,把整个夜晚都纳入劳动时间,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评析“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8分)
热门试题
1.
考古人员在波斯都城苏萨发现了公元前五世纪的石柱雕刻,其中以皇家弓箭手为题材的部分雕刻中,弓箭手的服装为套头式,这是波斯的本土服装,而衣着宽松的披挂方式,则来自巴比伦和亚述。这表明当时( )
2.
(2015.福建文综.24)表2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表2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3.
(2015·山东济宁·19)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④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①都始于20世纪60年代 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
4.
(2020·海南高考·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根据材料,围绕“15、16世纪以来的西欧与资本主义世界”,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
5.
(2024·湖南娄底三模·5)明清时期,江南、湖南、四川、江西、两广、台湾等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杭州,河南、河北、湖北等地是重要的棉布产区;丝绸产区主要在江南的嘉兴、湖州、杭州以及广东、四川等地。这种生产格局(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