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福建泉州三模·1)春秋时期,“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战国中后期,“弑君”“出君“现象已较为罕见。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家的政制逐步转型
B
诸侯争霸格局稳定
C
宗法分封制走向强化
D
礼乐制度得以恢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春秋时期“君臣无常位”是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的表现,战国中后期“弑君”“出君”现象较罕见是因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由宗法分封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型,故选A项;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是兼并战争,诸侯争霸不符合题干战国时期的变化,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排除C项;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礼乐制度也遭到严重破坏,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19)表3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法院对几个重要案件的判决结果。这些判决结果表明表3
构建了国际贸易基本框架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消除了新兴国家间的分歧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突破期,对于这一阶段外交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 )
(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13)2016年法国国民议会为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社会党与环保改革派领袖布鲁诺·勒鲁及巴黎议员称,“这一庄严行动”是在“尽历史责任”,“此举想给那些为自由不惜被立即处死和受到不公正判决的妇女和男子以荣誉和尊严”。法国议会的这一行动旨在( )
1918年,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经济的具体状况后,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主张( )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11)表1 2013年至2020年党和政府颁发的法令、决议(部分)表中法令和决议的颁布( )
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这是因为
(2024·浙江义乌三模·8)蒋介石曾经历三次下野,在某次下野前夕,他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部大半似已被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此为我黄河以南之主力……今后下野可以无憾。”据此推断导致蒋介石此次下野直接原因是( )
20世纪初,一些画家醉心于一个主题如何被表现出来,关注自由表达。他们认为画布不是现实的复制品而是其目标本身,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这类作品
热门试题
1.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31)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
2.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文字出自
3.
1848年4月10日,英国宪章派在伦敦举行盛大集会。未与工会合作的宪章派领导人坚持和平请愿,在大会发表演说后将请愿书呈交议会,而议员们看都不看就否决了请愿。由此推知,英国宪章运动( )
4.
(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10)清朝前期,中国出现了人口迅猛增长的现象。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①重农政策促进耕地增长 ②康乾盛世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③当时中国人地矛盾突出 ④战败割地造成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5.
北宋初年“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反映出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