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材料中所述的罗马法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罗马帝国时期”这一时间,可以确定是成文法时期,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已经出现,属于公民法之一,故B项错误;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通称,后因解决不了帝国时期那些被征服地区的矛盾而扩展成万民法,故C项错误;帝国时期,根据“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可以判断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和被征服地区的臣民都享受法律的保护,这种情况说明已经使用的是万民法,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下表为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西德、苏联、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表。据此可知,中国这一时期( )
(2019·安徽蚌埠三模·32)柏拉图指出,“在雅典由于过分民主,尊重权威已经在群众中消失了,没有一个人学会如何服从”。这表明当时雅典城邦
儒家经典《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开辟桑田、种植桑树、采桑、伐桑和养蚕、缫丝、纺纱、织锦、刺绣等各种生产的具体描述。据此可知,当时( )
下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2024·T8联盟高三压轴卷二·7)1905年起,上海工商界人士先后成立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五体育会”,其成员以工商店主、职员为主,还包括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进行徒手操、体操、田径运动、兵式操练等锻炼内容。这表明,近代中国( )
(2023··13)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吴虞认为墨子关于社会起源的见解和卢梭的“民约论”很相似,方授楚则认为墨家有主权在民的思想;吕思勉为认为《管子》中的“轻重”诸篇与近代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很相似。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
如表为1916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制订的《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如表中的规定( )
(2019·湖南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6)我国古代的正史,记载的往往是一些“政界要人”、“国家大事”,但《梦溪笔谈》却不是这样,它关注的就是那些草根。在历史上,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却被称为“沈存中法”(沈括字存中),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偏见:沈括毕竟是一个官僚,这个身份的受认可度不是毕昇这个布衣可以相比的。这表明
游牧民族的南下较为频繁 南方生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与骆驼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先北方 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许倬云先生指出,西周原来只是僻处西方的一个“方邦”,在打败商人后,人少,为治理那么大的国家,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了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了合作共存的态度。这说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
热门试题
1.
在抗战开始之际,陕甘宁边区法币为市场流通的主币,当时流通的苏维埃币则由边区负责收回。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规定边区境内只准使用边币,对向外购买边区必要的物资或有正常用途要求兑换法币者,经有关机关或财政厅核准,可向银行兑换法币。陕甘宁边区的货币政策变化( )
2.
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
3.
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据此可知,这一决议的主要目的是( )
4.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后,企图西进印度、印度洋,与德国在中东会师,并集中力量同美国决战;同时希望德国、意大利向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中近东地区进军,控制红海,进入印度洋。对此,中国政府作出的应对是( )
5.
下图是欧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①A国是新航路开辟的受益者 ②B国最早发生启蒙运动③C国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④D国是宗教改革的起始地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