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嘉庆前期,江南官民不再以传统的奢华与精致为时尚,转而追求西方器物与审美。海宁人陈鳣细致地记录了这一风俗变化,谓:“夫居处之雕镂,服御之文绣,器用之华美,古之所谓奢也。今则视为平席无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
A
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B
对外贸易政策发生异变
C
受到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D
东学西渐影响社会风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明清对外贸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清代江南地区的官民不再以传统的奢华为时尚,转而追求西方器物,这主要是由于此时期中西贸易发展,许多西洋货物涌入中国,这反映了中国受到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故选C项;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A项;此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并未发生变化,依然是闭关政策,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器物传人中国,而不是东学西渐。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聊城一模·3)自中唐以后,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一旦占据广大中原农耕区甚或入主全国,便会立刻将都城迁至北京,或将北京作为陪都。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北京( )
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兵”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材料可用来说明( )
(2019·江苏南京三模·4)宋朝高斯德有诗云:“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弃蚕满山谷,行当歌大东”。材料说明,宋朝
(2024·湖南株洲一模·1)河洛地区的苏羊遗址出土的高等级遗物兽首石雕,其外形与半拉山遗址出土的一件红山文化石雕兽头相似度颇高。由此可知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9)“百姓怕官”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常态。鸦片战争时,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鬼”的民谣。战后,广州民众成功地阻止英人入城,又有“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民谣的发展
(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5月联考·27)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设置了六科给事中,下表中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据表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
某近代企业由两个手工业者出身的广东人创办,1869年使用现代机床,1873年使用蒸汽动力,1876年在《申报》刊登广告,出售自制的小火轮。有史家认为它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该企业是
(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激进与保守的争论。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一是认识到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呼吁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中走出来,使得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在现实语境中达到某种均衡性。二是在认同本国传统可以创造性转化的同时,意识到: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或许更需要激进思想的激励,以唤起整个社会的开拓进取意识。从现代性的坐标来看,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处在保守主义的笼罩之下。 ——摘编自郑大华 贾小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 围绕“激进与保守”,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就所拟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2019·广西柳州高三毕业班11月模拟联考·31)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这一变化说明
(2018·山西晋城一模·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在甲午战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在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西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世纪吗??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6分)
热门试题
1.
(2023··8)据统计,自武昌起义成功至1913年年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公益团体。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行政建设,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些团体的踪迹。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2.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8)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即《决狱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两项法令的实施有利于( )
3.
伏尔泰说:“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的法律和安宁建筑在既合乎自然而又最神圣的法则即后辈对长辈的尊敬之上……中国人不愿肯定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他们与一切开化的伟大民族之间的这一差别是惊人的。”上述观点表明中国古代法律
4.
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使得鲁国农村毁粮种桑,城市改行开织厂。一年后,齐桓公倡导穿齐国丝帛,低价倾销囤积的齐帛,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齐国人口大增,越发强盛,而鲁国国将不国矣。这表明( )
5.
(2021·山东高考·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图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