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联考·28)下表为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统计表,据此可知晚清
A
新式人才成为官吏主要来源
B
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
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D
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28题) 【解析】由表格中出身新式学堂的驻外公使增长人数较多可知,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故选D项;表格中只能看出新式人才成为外交官群体的主要来源,但是并无法看出其他官吏的来源,排除A项;半殖民地化程度与外国的侵略程度有关,材料并未提及相关信息,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无关,且晚清时期并未完全摆脱这一观念,排除C项。
相关题目
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德国的内政厅、司法厅、财政厅、邮政厅等部门相继成立,这些部门的首脑称为"国务秘书",实际只是宰相的助手。只要取得皇帝的赏识,宰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孔子曾说:“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六艺等知识。”孔子强调的是
(2018·江苏七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8)2010年是袁隆平先生80华诞,下面是温家宝给他的贺信(节选):由此可知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
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说:“19世纪最大的发明是找到了发明的方法,一种新方法进入人类社会生活中来了。……新方法中有一个因素便是设法把科学概念与最后成果之间的鸿沟填起来。”材料中的“科学概念与最后成果之间的鸿沟填起来”是指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赞誉道:“亚当·斯密博士就是牛顿,政治经济学的牛顿。”这是因为亚当·斯密的理论
(2025·山西9月质检·15)“门罗主义要求欧洲人不得在西半球扩展影响力或对其任何部分重新殖民,似乎构成了一种开明的、反(欧洲)帝国主义的美国方案,但它并不涉及美国将会在西半球如何行事的问题。”该观点意在强调门罗主义( )
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强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2015年的《巴黎协定》则表述为“本协定的执行将按照不同的国情反映平等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汉匈边地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局面。据此可知,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 )
1884年,《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办,以图文并茂、浅而易晓的方式报道时局战事、域外风情、科技新知等热点,是晚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画报。该刊阐述其办刊宗旨:“取新闻事迹之颖异者,或新出一器,乍见一物,皆为绘图缀说。”这反映了当时( )
1819年,印度官方报纸上刊登了一封署名“英国人维伦邦”的来信,强调印度古代医神檀梵陀利的文献中记载了牛痘接种法。印度地方官员用梵文写了一首关于牛痘接种的短诗,且故意写在旧纸上,称其来自印度古代文献。上述行为( )
热门试题
1.
深受儒家“以德治民”思想的影响 以“天命”为君主集权的理论基础政治活动中神权迷信的影响力增强 执政理念中包含了一定的理性因素
2.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的票据见证了( )
3.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4.
(2020·天一大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1)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国家一民间精英一民众”三层社会结构变为“国家一民众”二层结构。二层结构
5.
(2017·山东潍坊·6)“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