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选必3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A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
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C
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D
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 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党组织以及群众运动逐渐增多,说明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现象主要是民主革命活动增多,没有涉及民主革命的挫折,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没有涉及个人选择,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广东新高三开学大联考·4)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等。经过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魏源在某书的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该书是
(2022·广东珠海高二下期末·14)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1岁;1918年,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学者冯天瑜认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走向是对经学弥漫的两汉一元帝国文化的反动,表现为:经学式微,名教危机,玄风独振,文学自觉,佛教华化,佛道相融,胡汉交会等特色。它具有一种开拓性,即在挣脱两汉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后,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其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狭义的汉服专指汉代关中京畿地区为代表的服饰系统。长沙马王堆墓(长沙国,下葬年代为公元前168年)出土竹简记载:“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简文表明当时长沙
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中亚、印度等地区的古墓中,发现有精美的中国丝绸残片,甚至出土了带有凤凰图案的中国刺绣;大约同一时期的希腊古典著作称中国为“赛里丝”(丝国),据此可知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2·湖南高考·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热门试题
1.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主吏橡,曹参狱橡”厉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2.
(2024·浙江义乌三模·17)古代文明的扩张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图中阴影部分是某个帝国巅峰时期的疆域,以下关于该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②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③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④多次与埃及争霸
3.
(2022·浙江宁波·8)如图是我国2017年和2020年发展教育等民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柱状图。它反映了我国( )①教育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 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得到解决 ④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4.
观察下表。这反映出( )
5.
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它将各级政府纳入到疫病防治体系之中,采取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据此可知,宋代疫病防治(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