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9)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A
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
B
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意识彻底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
D
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士绅阶层对中外看法的变化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故选C项;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状况,而非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意识觉醒,但并没有彻底觉醒,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推行过变法,但都不彻底,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2017·海南高考·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2020.1·浙江高考·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下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据此判断
(2012·海南单科·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20世纪20年代初,五四知识分子发起“寻找无产者”的社会调查。下图为《新青年》第7卷第6期、第8卷第1期调查报告表。资料来源《新青年》第7卷第6页(劳动节纪念号),1920年5月1日;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这项调查反映出知识分子试图( )
1978年4—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出三个代表团出国考察经济。其中,谷牧副总理率领的代表团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五国考察,参观了工厂、农场、港口、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城市设施和居民区等。他们考察的目的是( )
(2019·广东广州二模·35)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这一变化( )
(2013·福建文综·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行为( )
(2022·全国甲卷·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热门试题
1.
1900年,针对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这一主张反映出当时( )
2.
据学者统计,1933年中国制造产品只有30%出口到国际市场,而70%提供给国内市场,华资工厂生产的部分轻工业产品已经占有60%以上的国内份额。这一经济格局( )
3.
(2011.上海单科.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4.
(2020·江苏镇江·1)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它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5.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5)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进入“康乾盛世”,汉口可谓“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这反映了清代(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