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广东省·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在此期间,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是造成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答案为A。
相关题目
(2020·贵州黔西南州·2)右边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2023·新疆·3)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
(2024·江苏连云港·2)“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2013·湖南常德卷·2)《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2024·四川泸州·3)史料记载:“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该史料可能出自( )
(2023·江苏连云港·3)与右侧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
(2024·吉林中考·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 )
(2023·山东聊城·4)汉武帝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土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2024·广西中考·5)如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2023·四川宜宾·4)《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热门试题
1.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郡县,至琅邪,立石刻,其中写道:“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好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材料
2.
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人为1屯,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意离开。这种民屯的农业经营模式是
3.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2)《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4.
(2017·山东泰安·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5.
宋代《青箱杂记》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 ”该记载表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