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12)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一般一个村庄为一个庄园,其所有者和统治者为领主。图2所示为中古西欧某庄园平面图,图中标注了“领主住所”“牧场”“林地”“领主的磨坊”“教堂”等区域。据此推断,西欧庄园
图2
A
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B
管辖区域与城市相当
C
具有自给自足性质
D
奴隶承担沉重的劳役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牧场”“林地”“领主的磨坊”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生产的产品基本能满足庄园内日常生活所需,具有自给自足性质,故选C项;据图中“东耕地”可知,庄园内从事农业生产,但不能据此看出农业生产水平如何,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庄园平面图,没有与城市有关的信息,不能得出“管辖区域与城市相当”的结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庄园中的农奴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但农奴不等于奴隶,此项表述与庄园制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海南高考模拟·19)读图3,图中的数据反映了1988~2016年有关国家平均关税趋势图 图3 注:虚线表示当年数据缺失
(2023··15)图3是有关欧洲经济发展的一张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图3
据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地发掘材料来看,在总数939座墓葬内,有508座墓中出现有陶爵和陶觚类的陶制酒器。妇好墓中出土了468件青铜器,酒器的数量最多,约占74%,种类也是最多,达15种。这可以佐证商朝( )
(2024·山东菏泽二模·9)1987年12月1日下午,深圳举行了新中国第一场国有土地拍卖会,最终深圳房地产公司经理骆锦星以525万元的价格,获得市政府拍卖的一块住宅用地50年的使用权。这一事件( )
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31)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据此可知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4)20世纪60年代,中国不仅与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先后同日本及欧洲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建立了商务关系。这些外交成就
希腊化时代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自治传统,有些城市中甚至依然存在着诸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公民的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但作为希腊城邦本质特征的公民团体的集体自治权已不复存在,封闭和狭隘的城邦观念逐渐消失。这反映出希腊化时代( )
(2024·吉林二模·16)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等政策文件。这些计划规定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并强调“经济高速发展与稳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标榜“福利社会”。这些经济计划
如图所示为近代上海华通电业机器厂的广告,其广告语为:风力最猛,用电奇省,构造灵巧,式样新颖,动作安静,绝无声响。这反映出当时( )
热门试题
1.
(2024·八省八校高三联考二·2)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部分内容如下图),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此汉简有助于研究( )
2.
中国共产党在美国创刊的《先锋周报》于1934年改版为《先锋报》,该报立足美国社会下层的劳工华侨,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创办了在海外从事救国宣传的机关报《救国时报》。1941年新华社的外文刊物《中国报道》,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提供了平台。这些对外宣传( )
3.
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某些旧报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
4.
(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8)清朝将全国划分为十八省,共设八位总督。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其中有六位总督兼管两到三个省;除甘陕总督外,其他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清朝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
5.
(2022·河南省六市一模文综·45)(15分)【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周时期,贵族军事制度是宗法分封制度的重要保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不断分裂瓦解。作为军队主力的国人阶层也逐渐发生分化,很多国人逐渐沦为庶人,甚至到处流浪。这样,贵族军队就失去了基本的兵源,出现了“公乘无人,卒列无长”的现象。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在诸侯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军事改革势在必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推行一种地方征兵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每一名到法定服兵役年龄的男子,都要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或两年,军队的成员也由过去的以国人为主变为以农民为主。这种地方征兵制成为一种普遍兵役制,使各诸侯国有了稳定的兵源,使各诸侯目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摘编自《文物中国史·春秋战国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改革的影响。(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