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7)两税法实行以前,唐代赋税征收以“丁身为本”,全国各州府税率基本一致。两税法实行以后,其税额按照各州府“据旧征税数”的原则摊派给当地民户,各州府税率差异较大。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客观上
A
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
B
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C
加速了社会人口的流动
D
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唐朝赋税制度。两税法实施后,各州府税率不一,差距较大,这客观上有利于各州府之间的人口流动,故答案选C。两税法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者的经济负担,排除A;从材料看,两税法实施后的税额是“据旧征税数”征收,总税额变化不大,排除B;两税法有利于人口流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
相关题目
据下图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2025·湖北省名校联盟联考一·14)1899年美国《贾奇》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描绘1783—1899年间,山姆大叔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幼童逐步成长为高大健壮乃至肥胖的成年男子,从身无长物到持有简单工具进而到持有枪械、铁甲舰等武器装备的形象。该漫画创作最可能回应的问题是,美国 注:states,州。漫画下第六枢文字内容为:“1899年,美国获得了宝贵的殖民地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第七框内容为:“现在,所有国家都亟不可待地向山姆大叔表示友好。”( )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只有解决了乡村的衰败,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作孚1927年出任重庆北碚区峡防团务局局长,开始在当地探索乡村建设,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类各级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建立农业银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北碚原本盗匪横行、贫穷闭塞,到30年代末,竞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西部科研中心,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区。卢作孚希望通过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卢作孚践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广受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9分)
(2019·广东湛江高三高考测试二·29)下表是不同学者对康有为的认识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1907年5月,清政府津海关道严究惩办了德商承运吉林订购毛瑟枪四千余枝时,“内夹带潜运曼利夏快枪七千八百枝,枪刺五千把,子弹三十万余颗,既无官发专照,又不能指明何人所运”。这反映了清政府( )
(2023·四川雅安一模·1)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可以说明当时
(2024·山东日照三模·8)表1为中国1864—1884年间进出口平均税率(%)变动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动趋势( )
(2019·广西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5)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学者中,不少人认为其是“美国式的慷慨”,但更多的学者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指出“这是美国试图利用此计划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绝不是什么慷慨”。美国“地缘政治目标”的特点是
(2023·山东日照高三上校际联考·3)下表为有关宋代小商贩(小经纪)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宋代\
(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4)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增长明显,总数约70万,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皇室及服务人员15万,京官和京吏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读书人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据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
热门试题
1.
(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6)“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2.
(2023·四川雅安一模·5)1888年,《申报》一则时评指出,“我国之所产远不及泰西”造成了洋货盛行,进而大声疾呼:“何不亟行仿而效之,何乃甘以钱财输之于外域也?”这可以说明当时
3.
(2014.海南单科.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4.
(2017·河南高考诊断A卷·27)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5.
(2018·山东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25)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