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您现在位置:在线自测> 模考卷> 浏览试题
[主观题]

 1895年,面对险峻形势,清朝朝野一时议论纷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895年5月11日

    光绪帝颁发朱谕:嗣后我君巨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

  ——《清实录·德宗实录》

    1895年7月19日

    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俄国)与中国乃二百余年盟聘邻邦,从未开衅……(俄)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已实受其益,倭人凶锋藉此稍挫,较之他国袖手旁观,隐图商利以相去远矣。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

    ——张之洞《密陈结援要策片》

    1895年7月20日

    陕西道监察御史史熙麟上奏:(洋务新法)皆为邪说,商货已变,并及朝政,军器已变,并及文事,尽破成例,尽坏成法。

    ——史熙麟《法无可变宜斥邪说以塞乱源折》

    1895年某月某日

    苏州秀才包天笑(时年19岁):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吗?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言论。(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中一人或多人的言论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收藏 查看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