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上期末·8)清政府普遍推行乡约制度,各地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偏重教化和仪式,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这反映出清代乡约
A
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
B
使基层自治得到加强
C
开启了儒学世俗化进程
D
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与题干中清代乡约“常常引用《大清律例》”的具有强制力相合,故选D项;题干未提及清代乡约的影响,排除A项;清代乡约属于基层教化,不属于“基层自治”,排除B项;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与世俗、现实相关,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2·湖南天壹名校联盟高三入学摸底考试·5)下表是李贽与黄宗羲的相关言论。据此可知,他们的认识
(2017.11.浙江高考.9)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
(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摸底.29)以下是1841~1927年中国开设的通商口岸统计表。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2011.北京文综.23)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③《四月提纲》④《人民宪章》
如表所示为西周时期的部分政治制度。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 )
(2011·福建文综·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2016·江苏单科·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2)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2011.安徽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图6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图5
热门试题
1.
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2.
(2025·湖北腾·云联盟8月联考·10)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同为独立自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担负责任和使命,以中法关系稳定性应对世界不确定性,加强在联合国的协调,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引领和支持。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外交( )①以欧洲地区为战略重点 ②致力于全球南方国家发展③凸显了大国智慧与担当 ④以联合国为外交活动舞台
3.
(2012.江苏单科.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4.
(2018·天津河西区二模·7)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
5.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常熟的士大夫毛晋,将“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出,即以买书刻书之用”,他所开刻书工场规模极大,雇佣印工20多人,刻工数百人,因此家业富饶。商贾之家也出了不少名公巨卿、学者文人,如李贽先世是泉州商人,经营海上贸易,徐光启之父“尝业贾”“逐什一之利”。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明》(下)材料二 20世纪初,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分解加剧,“士”与“商”两个判若霄壤的等级分解最为剧烈,社会上出现了三个新群体,即绅商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军人群体。“商”则大部分成为绅商集团的主体。“商”的地位的提高,“士”的消失,这两种趋向都不是清朝统治的福音,“士”“商”分解及两者的溶而为一带来了新的政治内容和时代特征。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下)(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说明其影响。(6分)(2)简析材料二中“士”“商”分解加剧的原因与历史作用。(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027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243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183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696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1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