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主观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演化划分为四个时代(如图3)。
——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上)》
围绕“人类政治演化”这一主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明确提出看法,对材料观点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观点清晰、史实明确、史论结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示例一:
人类政治演化可分为王权时代、封建时代、立宪时代、民主时代。
王权时代:公元前3500年左右起,埃及、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逐步建立起王权。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王权国家成为主要的国家政治形态。
封建时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逐渐在西欧建立起以封君封臣为核心的封建制度。拜占庭、俄罗斯、阿拉伯、印度、日本等地也逐渐进入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封建时代。
立宪时代: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限制王权后,议会权力逐步增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建立,宪法观念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
民主时代:19世纪以后,英国等国先后通过改革,使更多的人获得选举权,社会主义国家相维建立,民主的内涵不断丰富,民主的范围扩大,民主时代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可知,各个国家不一定都沿着王权时代、封建时代、立宪时代、民主时代的顺序迭代发展,但这一顺序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走向。
示例二:
我认为,立宪指国家颁布宪法或相当于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立宪时代应改为“13世纪至当代社会”。
13世纪,英国颁布《大宪章》,这被认为是英国宪法类文件的起源。17世纪,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之后,美国、法国等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均颁布了宪法,并在宪法体制下发展至今。苏联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通过颁布宪法确立国家的根本制度及根本任务,并通过修正宪法不断完善政治制度。
总之,研究人类政治演化的分期首先应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立宪时代应以宪法或宪法类型的文件的制定为核心,因此立宪时代应从13世纪延续至今。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25)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制度是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为了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共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这些制度不包括
商鞅变法两次颁布《分异令》,强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旨在
(2024·山东青岛一模·5)鸦片战争以后,苏州地区地方士绅设立义庄重构宗族,致使该地区义庄数量增长。到1911年,共设有义庄128个,而尤以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居多,占比近70%。该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
(2024·广东揭阳二模·6)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主张在通商口岸设船炮局,聘用西人技师,培养本国工匠,仿制外国工艺设备,逐步实现自造、自修、自用,“变人之利器为我之利器”。上述主张( )
先秦时期,天子对诸侯方国的统治手段除了军事征伐,还有朝聘(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盟会等,《左传》就记载了“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毫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2019·四川绵阳一模·27)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12)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了全国规模的群众学习运动,学习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参加各地人民革命大学和政治训练班的人数达四十七万人。该运动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10)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称,“麦喀士(马克思)喟,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社会主义的“最要之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原(源)泉”;并认为中国古代井田制与其有同一立脚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梁启超
(2023·山东泰安二模·13)一战结束后,黄金海岸的英国传教士无可奈何地说,从欧洲回国的非洲士兵对“欧洲人”远不像过去那样尊敬了;法国驻几内亚总督也承认,复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这反映了一战
热门试题
1.
(2023·山东潍坊一模·12)1635年,英国人塞尔登在其著作中宣称,“封闭的海洋”就是通过权利和占领而被分割开来,因而不再为人类共有的海洋。该著作在英国国王授意下出版,成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英国官方原则的公认基础”。该著作
2.
(202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上联考·2)战国时期,诸多思想家留下了诸如“定于一”、“一匡天下”、“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一则治,异则乱”等论述。这反映了当时
3.
(2020·山东东营·6)导致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4.
下列文化成就中,属于古代西亚的是( )
5.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充满屈辱的历史,造成中国屈辱的根本原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